⒈ 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,在10月8日或9日。
英Cold Dew (17th solar term);
⒈ 二十四節氣之一,在陽歷十月八日或九日。
引《逸周書·時訓》:“寒露之日,鴻鴈來賓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中》“夫辰角見而雨畢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見者,朝見東方建戌之初,寒露節也。”
元 吳澄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寒露,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”
趙樹理 《實干家潘永福·干部新風》:“每年搭橋的時間是寒露以后--早了水大,遲了水涼。”
⒉ 嚴寒和露水;寒涼的露水。
引《后漢書·東平憲王蒼傳》:“帝以 蒼 冒涉寒露,遣謁者賜貂裘,及太官食物珍果,使大鴻臚 竇固 持節郊迎。”
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止足》:“人生衣趣以覆寒露,食趣以塞飢乏耳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池上》詩:“嫋嫋涼風動,凄凄寒露零。”
⒈ 二十四節氣之一。國歷十月八日或九日。此時入秋,露氣寒冷,為秋收秋種之時。
⒉ 寒冷的露水。比喻寒冷的氣候。
引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止足》:「人生衣趣以覆寒露,食趣以塞饑乏爾。」
英語Hanlu or Cold Dew, 17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|二十四節氣 8th-22nd October
德語Kalter Tau (17. von 24 Stationen des Jahres - 8. - 9. Okt.)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