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金罌子”。
⒉ 常綠攀援狀灌木。枝條有刺,復葉通常有三片小葉,花白色。果實成梨形或橢圓形,有刺,成熟時橙黃色,可入藥,有補腎、固精等作用。
⒈ 亦作“金罌子”。常綠攀援狀灌木。枝條有刺,復葉通常有三片小葉,花白色。果實成梨形或橢圓形,有刺,成熟時橙黃色,可入藥,有補腎、固精等作用。
引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藥議》:“金罌子止遺洩,取其溫且澁也。”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金櫻子》﹝集解﹞引 韓保升 曰:“金櫻子在處有之。花白。子形似榅桲而小,色黃有刺。”
⒈ 植物名。薔薇科薔薇屬,常綠蔓生灌木。葉互生,三出復葉,具短柄,卵橢圓形,先端漸尖,細鋸齒緣,有光澤,三~六月開白花,單生于側枝頂端,花柄及萼筒多刺,花瓣五片平展,廣心形。雄蕊多枚,雌蕊一枚。果實橢圓形,多刺。可供藥用。多分布于臺灣及大陸地區中部、南部低海拔荒野及日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