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休止。
引《漢書(shū)·郊祀志下》:“及 雍 五畤 皆曠遠(yuǎn),奉尊之役休而復(fù)起,繕治共張無(wú)解已時(shí),皇天著象殆可略知。”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述祖德》詩(shī):“中原昔喪亂,喪亂豈解已。”清 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周官上》“解止”:“解已,猶休已也……或言解止,或言解已,或言解息,或言解舍,或言解休,其義一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