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棘木之心。《詩·邶風(fēng)·凱風(fēng)》:“凱風(fēng)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朱熹集傳:“棘,小木,叢生,多刺,難長,而心又其稚弱,而未成者也……以凱風(fēng)比母,棘心比子之幼時。”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親之心。
⒈ 棘木之心。
引《詩·邶風(fēng)·凱風(fēng)》:“凱風(fēng)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
朱熹 集傳:“棘,小木,叢生,多刺,難長,而心又其稚弱,而未成者也……以凱風(fēng)比母,棘心比子之幼時。”
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親之心。 晉 陸云 《歲暮賦》:“變棘心之柔風(fēng)兮,滋豐草之湛露。”
唐 劉禹錫 《送僧元暠南游序》:“小失怙恃,推棘心以求上乘。”
宋 蘇軾 《端午帖子詞·皇太后閣》詩之四:“應(yīng)將嬴女乘鸞扇,更助南風(fēng)長棘心。”
丁上左 《和龍丁華書伉儷唱和詞原韻》:“凱風(fēng)何故棘心吹,不語停針添線遲。”
⒈ 荊棘的木心。
引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:「棘心匕刻,牲爨在廟門外東南。」
⒉ 棘木的心,稚弱難長。比喻幼兒難養(yǎng)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邶風(fēng)·凱風(fēng)》:「棘心夭夭,母氏劬勞。」
宋·蘇軾〈端午帖子詞·皇太后閣〉詞六首之四:「應(yīng)將嬴女乘鸞扇,更助南風(fēng)長棘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