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擊”。亦作“擊”。
⒉ 敲梆子巡夜。亦喻戰事,戰亂。
⒈ 敲梆子巡夜。亦喻戰事,戰亂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重門有擊柝之警,治戎遏暴客之變。”
唐 杜甫 《暮歸》詩:“霜黃碧梧白鶴棲,城上擊柝復烏啼。”
《宋朝事實類苑·官政治績·張乖崖一》引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》:“時賊鋒方斂,紀綱過肅, 蜀 民尚懷擊柝之惴。”
明 高啟 《中秋翫月張校理宅得南字》詩:“關山幾處未解兵,擊柝不寐愁丁男。”
郭沫若 《喀爾美蘿姑娘》:“市頭的電燈發出蒼黃的冷光,擊柝的聲音三下,電車早已停了。”
⒈ 巡夜時敲打梆子以相警戒。
引《易經·系辭下》:「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,蓋取諸豫。」
唐·柳宗元〈段太尉逸事狀〉:「晞不解衣,戒侯卒擊柝衛太尉。」
近打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