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比喻人們驚惶紛擾的樣子。鹿性易驚,故言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險固》:“如此,則中國無狗吠之警,而邊境無鹿駭狼顧之憂唉。”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忘茲鹿駭,息此狼顧。”唐 獨孤及 《故御史中丞盧奕謚議》:“天寶 十四載, 洛陽 覆沒。于時東州人士,狼狽鹿駭。”
⒈ 鹿性易受驚駭,故以此比喻人民的惶恐不安。
引《文選·陸倕·石闕銘》:「忘茲鹿駭,息此狼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