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隨便貌。猶渾然,全然。浩大貌。
⒈ 隨便貌。
引宋 歐陽修 《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》:“凡臣所請者,若漫然泛言之,恐不能盡其利害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府縣·縣令處分人命》:“吳 俗最囂,無命輒以人命入狀,究之毫無影響。吏茲土者亦視為尋常故套,漫然準其行,亦漫然聽其罷。”
魯迅 《彷徨·在酒樓上》:“我漫然的吃了幾口,就想不吃了。”
⒉ 猶渾然,全然。
引宋 范公偁 《過庭錄》:“邵伯恭 侍郎守 長安,既去久之,以書抵親識曰:‘自去 長安,唯酥梨、筍時復在念,其他漫然不復記憶。’”
明 唐順之 《答王南江提學書》:“夫嗜好之中人也亦必有因,必非以為漫然無所用也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漫然視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敵。”
⒊ 浩大貌。
引宋 秦觀 《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》詩:“漫然銜 洞庭,領略非一狀。”
⒈ 隨便、貿然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三》:「漫然視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敵,敗壞彝倫,滅絕天理,真狗彘之所不為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