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中僧尼必須遵守的戒規。
英monastic rules for Buddhists;
⒈ 謂供人遵循的規范。
引《梁書·謝朏傳》:“且文宗儒肆,互居其長;清規雅裁,兼擅其美。”
唐 杜甫 《偶題》詩:“后賢兼舊制,歷代各清規。”
宋 王禹偁 《乞賜終南山人種放孝贈表》:“少加粟帛之恩,俾諧喪葬之禮,上則成先皇之雅意,下則揚隱士之清規。”
⒉ 指佛教或道教規定信徒應守的清規。始于 唐 代 百丈山 懷海 創立的“禪門清規”。
引元 黃溍 《百丈山大智壽寺天下師表閣記》:“詔 開山 大訢 領其徒而以禪師所制清規為日用動作威儀之節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回:“長老道:‘既然出家,如何先破了酒戒,又亂了清規!’”
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鬧華光廟》:“你兩個做得好事!擾亂清規,不守仙范,那里是出家讀書人的道理!”
《西湖民間故事·飛來峰》:“那時, 西湖 靈隱寺 里有個 濟顛 和尚,他整天瘋瘋癲癲的,不守佛門清規。”
⒊ 今亦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(多含貶義)。
例如:數不清的清規和戒律。
⒋ 月。月滿如規,光輝皎潔,故謂。
引唐 盧照鄰 《琴曲歌辭·明月引》:“澄清規於萬里,照離思於千行。”
唐 李商隱 《賦得月照冰池》:“高低連素色,上下接清規。”
五代 齊己 《中秋月》詩:“空碧無云露溼衣,羣星光外涌清規。”
⒈ 禪宗寺院或道觀出家眾所應遵守的戒律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三十八回》:「這人留在禪林里,是必要壞了清規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七回》:「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,一向恪守清規,不敢亂走一步。」
⒉ 泛指供人遵循的規范。
引《梁書·卷十五·謝朏傳》:「清規雅裁,兼擅其美。」
唐·杜甫〈偶題〉詩:「后賢兼舊制,歷代各清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