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熔解。
⒉ 消失;化解。
⒊ 通解;解釋。
⒈ 熔解。
引宋 吳淑 《江淮異人錄·耿先生》:“反視其下,若垂酥滴乳之狀,蓋初為火之所融釋也。”
⒉ 消失;化解。
引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插梨》原注引《永嘉記》:“青田村 民家,有一梨樹(shù),名曰‘官梨’;子大,一圍五寸。常以供獻(xiàn),名曰‘御梨’。實(shí)落地即融釋。”
宋 葉適 《<沉子壽文集>序》:“讀之者如設(shè)芳醴珍殽,足飲饜食而無(wú)醉飽之失也,又能融釋眾疑。”
明 唐順之 《答茅鹿門知縣書》之二:“熟觀 鹿門 之文及 鹿門 與人論文之書,門庭路徑與鄙意殊有契合,雖中間小小異同,異日當(dāng)自融釋,不待喋喋也。”
⒊ 通解;解釋。
引清 戴名世 《自訂時(shí)文全集序》:“見(jiàn)近日所雕刻流傳,熟習(xí)人口者,卑弱不振,私竊嘆之,因以其平日所窺探於經(jīng)史及諸子者,條貫融釋,自闢一徑而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