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世俗的事務(wù)。
例俗事纏身。
英secularity;
⒈ 人世間的日常事務(wù)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品藻》:“王黃門 兄弟三人,俱詣 謝公。
引子猷、子重 多説俗事, 子敬 寒溫而已。”
唐 戴叔倫 《山居即事》詩(shī):“地僻生涯薄,山深俗事稀。”
⒉ 泛指世事。
引魯迅 《二心集·上海文藝之一瞥》:“那就正如現(xiàn)在的自稱不問(wèn)俗事的為藝術(shù)而藝術(shù)的名人們一樣,只好去點(diǎn)綴大學(xué)教室了。”
⒈ 日常生活里的雜事。
引《晉書(shū)·卷八〇·王羲之傳》:「嘗與兄徽之、操之俱詣謝安,二兄多言俗事,獻(xiàn)之寒溫而已。」
《紅樓夢(mèng)·第七一回》:「事事我常勸你總別聽(tīng)那些俗話,想那俗事,只管安富尊榮才是。」
英語(yǔ)everyday routine, ordinary affairs
法語(yǔ)routine quotidienne, affaires ordin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