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取得財寶。
⒉ 接受賄賂。
⒈ 取得財寶。 《穀梁傳·桓公二年》:“取 郜 大鼎于 宋,戊申,納于太廟。
引桓 內弒其君,外成人之亂,受賂而退,以事其祖,非禮也。”
⒉ 接受賄賂。
引《后漢書·皇甫嵩傳》:“吏有因事受賂者, 嵩 更以錢物賜之,吏懷慚,或至自殺。”
⒈ 取得財物。
引《谷梁傳·桓公二年》:「桓內弒其君,外成人之亂,受賂而退,以事其祖,非禮也。」
⒉ 收受賄賂。
引漢·劉向《列女傳·卷六·齊威虞姬傳》:「有司受賂,聽用邪人,卒見復冒,不能自明。」
《后漢書·卷七一·皇甫嵩傳》:「吏有因事受賂者,嵩更以錢物賜之,吏懷慚,或至自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