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鞭撻。
⒉ 亦作“肆略”。大肆搶劫。
⒈ 鞭撻。按,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作“毋笞掠”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春之月﹞命有司省囹圄,去桎梏,毋肆掠,止獄訟?!?/span>
⒉ 亦作“肆略”。大肆搶劫。
引《宋史·高宗紀三》:“虔州 衛兵及鄉兵相殺,縱火肆掠三日。”
明 李東陽 《明故亞中大夫山西布政司左參政樊公墓碑銘》:“襄 鄧 饑,流民肆掠,且萬數?!?br />《續資治通鑒·宋仁宗皇祐四年》:“初, 廣州 以賊遽至,不及清野,故賊得肆略?!?br />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粵東要撫》:“適 英 人以賂,故撤去四方炮臺之兵,肆掠於城外?!?/span>
⒈ 陳尸示眾和鞭箠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「命有司省囹圄,去桎梏,毋肆掠,止獄訟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肆,謂死刑暴尸也。周禮曰:『肆之三日。』掠,謂捶治人。」
⒉ 肆行搶劫掠奪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一六五·鄭余慶傳》:「再拜去,然陰縱其下肆掠,以撼人心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