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疎豁”。
⒉ 猶疏闊。久別。
⒊ 猶排遣。
⒋ 開闊;敞亮。
⒌ 開朗;直爽。
⒍ 稀疏脫落。
⒈ 亦作“疎豁”。
⒉ 猶疏闊。久別。
引唐 杜甫 《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》詩:“高樓憶疏豁,秋興坐氤氳。”
⒊ 猶排遣。
引唐 杜甫 《簡吳郎司法》詩:“古堂本買藉疏豁,借汝遷居停宴游。”
⒋ 開闊;敞亮。
引宋 司馬光 《出都日途中成》詩:“川原寖疎豁,煙火稍蕭瑟。”
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四:“煙波渺然,氣象疏豁。”
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引示池樓》:“過了高堂深廈,盡軒牕疎豁,棟宇奢華。”
清 陳維崧 《念奴嬌·贈雪笠上人》詞:“秋行至矣,茅堂相對疎豁。”
⒌ 開朗;直爽。
引宋 陸游 《十月四日夜記夢》詩:“客意極疎豁,大笑軒鬚眉。”
宋 陳亮 《章晦文墓志銘》:“及長,疏豁奮勵,不能依阿善惡間。”
明 宋濂 《元故奉訓大夫楊君墓志銘》:“性疏豁,與人交無疑貳。”
⒍ 稀疏脫落。 金 元好問 《續夷堅志·揩牙方》:“折守 得於國初 洛陽 帥 李成。
引折 年逾九十,牙齒都不疎豁,亦無風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