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渭三度擊鼓。
⒉ 三更。
⒈ 渭三度擊鼓。
引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齊 人三鼓。”
宋 楊萬(wàn)里 《仲良見(jiàn)和再和謝焉》詩(shī):“吾才三鼓竭,君思九江寬。”
⒉ 三更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書(shū)證》:“漢 魏 以來(lái),謂為甲夜、乙夜、丙夜、丁夜、戊夜;又云鼓,一鼓、二鼓、三鼓、四鼓、五鼓;亦云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:皆以五為節(jié)。”
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一回:“那天已交三鼓,二人方散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馬僧》:“未三鼓,公起視,自飼馬。”
⒈ 古代用打更鼓來(lái)報(bào)夜間時(shí)刻,三鼓表示三更。
引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書(shū)證》:「又云鼓,一鼓、二鼓、三鼓、四鼓、五鼓;亦云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,皆以五為節(jié)。」
宋·蘇軾〈永遇樂(lè)·明月如霜〉詞:「紞如三鼓,鏗然一葉,黯黯夢(mèng)云驚斷。」
近半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