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從容不迫;舒緩。舒展;舒敞。遲疑;盤旋。
⒈ 從容不迫;舒緩。
引《爾雅·釋訓》:“其虛其徐,威儀容止也。”
郭璞 注:“雍容都雅之貌。”
按,今本《詩·邶風·北風》作“其虛其邪”。 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“原流泉浡,沖而徐盈” 漢 高誘 注:“沖,虛也。始出,虛徐流不止,能漸盈滿。”
唐 張說 《崔禮部園亭得深字》:“窈窕留清館,虛徐步晚陰。”
宋 司馬光 《奉和大夫同年張兄會南園詩》:“茂林穿繚繞,微徑步虛徐。”
⒉ 舒展;舒敞。
引唐 杜甫 《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》詩:“虛徐五株態,側塞煩胸襟。”
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岡東錄》:“樓北小室虛徐,疏櫺秀朗,蓋 靜照軒 也。”
⒊ 遲疑;盤旋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承靈訓其虛徐兮,佇盤桓而且俟。”
李善 注:“虛徐,狐疑也。”
唐 岑參 《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》詩:“繞指弄嗚咽,青絲激潺湲;演漾怨 楚 云,虛徐韻秋煙。”
宋 蘇軾 《清風閣記》:“風起於蒼茫之間,彷徨乎山澤,激越乎城郭道路,虛徐演漾,以汎汝之軒窗欄楯幔帷而不去也。”
⒈ 雍容舒緩的樣子。
引唐·杜牧〈張好好〉詩:「絳唇漸輕巧,云步轉虛徐。」
⒉ 疑惑。
引《文選·班固·幽通賦》:「承靈訓其虛徐兮,佇盤桓而且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