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〈方〉:宵衣旰食,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天晚了才吃飯歇息。
例宵旰憂虞軫。——唐·杜甫《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》
英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——busy with state affairs; labor incessantly on duty;
⒈ 見“宵衣旰食”。
⒉ 借指帝王。
引宋 王禹偁 《為兵部向侍郎謝恩表》:“自非抱訏謨之業(yè),有變通之才,上可以啟沃四聰,下可以贊成三事,則何以副搢紳之佇望,塞宵旰之虛懷。”
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夏公命將》:“況此 河套,原為我地,不意己巳之變,遂淪左袵之區(qū)。上厪宵旰之憂,下混 華 戎 之辨,誠(chéng)臣子枕戈待旦之時(shí)也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時(shí)事·彭尚書奏折》:“再此次 俄 人遠(yuǎn)攝天威,敬服懷柔,似可消弭兵革,漸紓宵旰隱憂矣。”
吳有章 《清宮詞》:“磨牙吸取蒼生血,廷獻(xiàn)聊酬宵旰勞。”
⒊ 猶日夜。
引夏衍 《秋瑾傳》序幕:“老公祖真是宵旰勤勞。”
⒈ 比喻勤于政事。為「宵衣旰食」的省文,參見「宵衣旰食」條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一七八·劉蕡傳》:「終任賢之效,無(wú)宵旰之憂矣。」
清·蔣士銓《冬青樹·第二九出》:「囑囑囑,囑咐他宵旰勤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