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韓非子·觀行》:“西門豹之性急,故佩韋以自緩;董安于之心緩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后因以“弦韋”喻緩急。
⒉ 借指用以警勉自己的事物。
⒈ 后因以“弦韋”喻緩急。
引《韓非子·觀行》:“西門豹 之性急,故佩韋以自緩; 董安于 之心緩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唐 李白 《任城縣廳壁記》:“寬猛相濟(jì),弦韋適中。”
⒉ 借指用以警勉自己的事物。
引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方正》“孫興公 作《庾公誄》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孫綽 《庾公誄》:“君子之交,相與無(wú)私。虛中納是,吐誠(chéng)誨非。雖實(shí)不敏,敬佩弦韋。”
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君道》:“公之所陳,朕聞過(guò)矣。當(dāng)置之幾案,事等弦韋。”
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蘇仲芬》:“卿言深中膏肓,敢不佩為弦韋。”
⒈ 語(yǔ)本古人常將柔絲與韌革佩于身上,以示剛?cè)岵?jì)或緩急。
引《韓非子·觀行》:「西門豹之性急,故佩韋以自緩。董安于之心緩,故佩弦以自急。」
晉·孫綽〈庾公誄〉:「雖實(shí)不敏,敬佩弦韋,永戢話言,口誦心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