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宣防”。
⒉ 宮名。西漢元光中,黃河決口于瓠子,二十余年不能堵塞,漢武帝親臨決口處,發(fā)卒數(shù)萬人,并命群臣負薪以填,功成之后,筑宮其上,名為宣房宮。見《史記·河渠書》。《漢書·溝洫志》作“宣防”。故址在今河南濮陽縣境。
⒊ 借指該處之黃河水。
⒋ 泛指防河治水。
⒈ 亦作“宣防”。
⒉ 宮名。 西漢 元光 中, 黃河 決口于 瓠子,二十余年不能堵塞,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,發(fā)卒數(shù)萬人,并命群臣負薪以填,功成之后,筑宮其上,名為 宣房宮。見《史記·河渠書》。 《漢書·溝洫志》作“宣防”。故址在今 河南 濮陽縣 境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力耕》:“洪水滔天,而有 禹 之績, 河 水泛濫,而有 宣房 之功。”
唐 高適 《自淇涉黃河途中作》詩之十:“宣房 今安在,高岸空嶙峋。”
⒊ 借指該處之 黃河 水。
引明 吳寬 《贈河南巡撫楊貫之》詩:“憲府乍臨新邑 洛,宣房 已復(fù)舊河流。”
清 顧炎武 《登岱》詩:“庶幾大道還,民質(zhì)如初元。上采黃金成,下塞 宣房 湍。”
⒋ 泛指防河治水。
引清 章學誠 《文史通義·砭俗》:“既承不可遏之江河,則當相度宣防,資其灌溉,通其舟楫,乃見神明通久之用焉。”
清 龔自珍 《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謚敏肅涿州盧公神道碑銘》:“起家文辭,觀政於曹,翠翎英英。出治南服,又歷試旃,以知宣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