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魚皮制的箭袋。服,通“箙”。
⒉ 魚形。晉潘岳《西征賦》:“彼白龍之魚服,掛豫且之密網。”后以喻帝王或貴人微服。
⒈ 魚皮制的箭袋。服,通“箙”。
引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:“四牡翼翼,象弭魚服。”
孔穎達 疏:“以魚皮為矢服,故云魚服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橫吹賦》:“貝胄象弭之威,織文魚服之容。”
金 馮延登 《射虎得山字》詩:“柳營共許千人敵,魚服仍餘一矢還。”
⒉ 魚形。參見“白龍魚服”。
引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彼白龍之魚服,掛 豫且 之密網。”
后比喻帝王或貴人微服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壺史》:“﹝陛下﹞若盡臣術,必懷璽入人家,將困于魚服也。”
清 錢謙益 《太祖實錄辨證一》:“人知 滁陽(郭子興 )能識真主于魚服之中,不知皆次夫人啟之也。”
⒈ 用魚獸的表皮所做成的箭袋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采薇》:「四牡翼翼,象弭魚服。」
⒉ 白龍化為魚形,為漁人豫且所射。見漢·劉向《說苑·卷九·正諫》。后比喻貴人微行 而遇險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白龍魚服,見困豫且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