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宮闕。因其高大,故稱。
⒉ 借指朝廷。
⒊ 為云霧掩映的宮闕。指月宮。
⒈ 宮闕。因其高大,故稱。
引漢 劉歆 《甘泉宮賦》:“云闕蔚之巖巖,眾星接之皚皚。”
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西上登雀臺,東下望云闕。”
宋 蘇軾 《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靈宮導引歌詞》:“龍顏髣髴笙簫遠,腸斷屬車音。離宮春色瑣瑤林,云闕海沉沉。”
⒉ 借指朝廷。
引《魏書·百濟傳》:“臣建國東極,豺狼隔路,雖世承靈化,莫由奉藩,瞻望云闕,馳情罔極。”
唐 韓愈 《贈族侄》詩:“作書獻云闕,辭家逐秋蓬。”
宋 蘇轍 《謝翰林學士宣召狀》之一:“成命莫回,驚使華之促召;一家竦聽,望云闕以馳情。”
⒊ 為云霧掩映的宮闕。指月宮。
引唐 劉禹錫 《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二十韻》:“稍當云闕正,未映斗城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