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寬和貌。
⒉ 豐多美盛貌。
⒊ 安逸;閑適。
⒋ 雍容自得貌。
⒈ 寬和貌。
引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:“敷政優優,百祿是遒。”
毛 傳:“優優,和也。”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:“優優簡簡,百怨不起,規度不失,生氣乃理,衡之為度也。”
宋 歐陽修 《桐花》詩:“優優 潁川 守,能致鳳凰來。”
⒉ 豐多美盛貌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優優大哉!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”
宋 王安石 《給事中贈尚書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銘》:“考終厥位,寵祿優優,維皇好直,是錫公休。”
王闿運 《<衡陽縣志>序》:“佐才優優,學館臨流,淵道明惠,枹鼓是遒。”
⒊ 安逸;閑適。
引唐 盧照鄰 《五悲》之五:“嗚呼!優優羣品,遑遑眾人,雖鑿其竅,未知其身。”
清 汪懋麟 《送力臣都諫假歸揚州》詩:“是時春氣和,況乃客懷靜。此行何優優,惜別徒耿耿。”
⒋ 雍容自得貌。
引明 宋濂 《故永豐劉府君墓志銘》:“其稱府君有曰:溫柔而慎密,明辨而近恕,優優乎有士君子之風。”
明 張居正 《來雁說》:“彼舍人優優委蛇,迺矜矜于休姱。”
⒈ 和樂的樣子。
引《詩經·商頌·長發》:「敷政優優,百祿是遒。」
⒉ 寬裕的樣子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優優大哉,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