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婣媾”。
⒉ 姻親。
⒊ 結(jié)為姻親。
⒈ 亦作“婣媾”。
⒉ 姻親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必己》:“輿隸婣媾小童無(wú)不敬,以定其身。”
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亦猶姻媾之義,恩情已深。”
《隋書·李敏傳》:“至 敏 而合意,竟為姻媾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石志》:“其人若無(wú)殊才異德者,但紀(jì)姓名、歷官、祖父、姻媾而已。”
《明史·四川土司傳二·播州宣慰司》:“玠 至 蜀,察 永寧、酉陽(yáng) 皆 應(yīng)龍 姻媾,而 黃平、白泥 久為仇讐,宜剪其枝黨。”
⒊ 結(jié)為姻親。
引《文選·江淹<雜體詩(shī)·效盧諶“感交”>》:“姻媾久不虛,契闊豈但一。”
呂向 注:“姻媾,謂 諶 妹嫁 琨(劉琨 )弟。”
《舊唐書·褚遂良傳》:“頃者頻年遣使,請(qǐng)婚大國(guó),陛下復(fù)降鴻私,許其姻媾。”
⒈ 姻親。
引《文選·阮瑀·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「亦猶姻媾之義,恩情已深。」
《隋書·卷三七·李穆傳》:「至敏而合意,竟為姻媾。」
⒉ 締結(jié)姻親。
引《文選·江淹·雜體詩(shī)·盧中郎》:「姻媾久不虛,契闊豈但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