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憂滿”。
⒉ 愁悶。
⒈ 亦作“憂滿”。愁悶。
引《漢書(shū)·佞幸傳·石顯》:“顯 與妻子徙歸故郡,憂滿不食,道病死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滿讀曰懣,音悶。”
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司馬相如 初與 卓文君 還 成都,居貧憂懣。”
《晉書(shū)·趙王倫傳》:“及聞 河 北軍悉敗,憂懣不知所為。”
元 秦簡(jiǎn)夫 《東堂老》楔子:“正為不肖子 揚(yáng)州奴 ……日后必然敗我家業(yè),因此上憂懣成病。”
清 馮桂芬 《致李伯相書(shū)》:“在事諸公艱難憂懣,情狀如在目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