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暑氣。
引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會暑甚,士卒多疫死, 援 亦中病,遂困。乃穿岸為室,以避炎氣。”南朝 陳后主 《七夕》詩:“殿深炎氣少,日落夜風清。”唐 韓愈 《豐陵行》:“是時新秋七月初,金神按節炎氣除。”
⒉ 火焰與火氣。炎,通“燄”。
引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觀炎氣之相仍兮,窺煙液之所積。”姜亮夫 校注:“炎、氣當為二物,故曰‘相仍’。炎,即今俗燄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