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(禮節上)有所欠缺或違背。
引唐 白居易 《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趙郡李公家廟碑銘》:“公有斬縗中,親護九喪,匍匐萬里,及期,喪事禮無闕違。”唐 張固 《幽閑鼓吹·牛僧孺》:“﹝ 于頔 ﹞忽召客將問曰:‘累日前有 牛秀才 發未?’曰:‘已去。’‘何以贈之?’曰:‘與錢五百。’‘受之乎?’曰:‘擲之於庭而去。’ 于公 大怒,謂賓佐曰:‘某蓋事繁,有闕違者。’立命小將賫絹五百、書一函追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