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凹陷。
⒉ 不完滿(mǎn);欠缺。
⒊ 指缺點(diǎn);毛病。
⒈ 猶凹陷。
引《朱子語(yǔ)類(lèi)》卷六五:“地則便有闕陷分裂處否?”
⒉ 不完滿(mǎn);欠缺。
引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一》:“伯元 嗜書(shū),至忘寢食,而苦貧不能致,至餬口之資盡捐以市墳素。家中四壁,堆積充棟,然常奔走四方,不得肆志繙閲,亦闕陷事也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(shī)》之二七二:“未濟(jì)終焉心縹緲,百事翻從闕陷好。”
⒊ 指缺點(diǎn);毛病。
引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(shū)大全說(shuō)·論語(yǔ)·公冶長(zhǎng)篇三》:“若區(qū)區(qū)於‘三’‘四’兩字上較全缺,則人之不善者,豈必千不仁、萬(wàn)不知之可指數(shù);而夫子云‘君子之道四’,‘君子道者三’,亦為闕陷之詞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