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掊克”。亦作“掊刻”。亦作“掊克”。
⒉ 聚斂;搜括。亦指搜括民財之人。一說,自大而好勝人。
⒈ 亦作“掊剋”。亦作“掊刻”。聚斂;搜括。亦指搜括民財之人。一說,自大而好勝人。
引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曾是彊御,曾是掊克。”
毛 傳:“掊克,自伐而好勝人也。”
朱熹 集傳:“掊克,聚斂之臣也。”
《漢書·敘傳下》:“曾是強圉,掊克為雄,報虐以威,殃亦兇終。”
晉 葛洪 《<抱樸子>外篇自序》:“愡恫官府之閒,以窺掊尅之益,內以夸妻妾,外以釣名位。”
唐 白居易 《論刑法之弊》:“掊刻之心,無文之弊,不生於刀筆之下矣。”
《新唐書·韓滉傳》:“德宗 立,惡 滉 掊刻,徙太常卿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兼并》詩:“俗吏不知方,掊克乃為材。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一·軍官》:“似此掊尅非止一端,漸將軍戶侵損。”
《明史·彭時傳》:“光祿寺採辦,各城門抽分,掊剋不堪。”
章炳麟 《訄書·消極》:“近歲掊克之盡,賂鬻之彰,誃館之侈,蚩賤所發憤也。”
⒈ 以苛稅聚斂財物。也作「掊克」。
引《抱樸子·自敘》:「惚恫官府之間,以窺掊克之益,內以夸妻妾,外以釣名位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