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飛騰。騫,通“鶱”。
⒉ 謂地位上升。
⒈ 猶飛騰。騫,通“鶱”。
引唐 杜甫 《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》:“筆飛鸞聳立,章罷鳳騫騰。”
元 揭傒斯 《天華萬壽宮碑》:“乍蜿蜒而回伏兮,忽騫騰而軒翥。”
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游九鯉湖日記》:“其南一峯特聳,摩云插天,勢欲騫騰。問之,即 江郎山 也。”
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小秦淮錄》:“天心墩 在河?xùn)|岸,綿亙數(shù)十丈,高與城齊,深籐密菁,巖鶻騫騰。”
⒉ 謂地位上升。
引唐 盧綸 《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》詩:“颯然成一叟,誰更慕騫騰。”
宋 秦觀 《中書侍郎挽詞》之一:“遷謫生華髮,騫騰上紫微。”
明 唐順之 《癸卯送仲弟正之赴試》詩:“此去騫騰非所羨,期無溫飽負平生。”
⒈ 飛騰、飛躍。唐·李子卿〈駕幸九成宮賦〉:「翻然而八駿騫騰,霍濩而六龍奔逸。」后多以比喻仕途騰達。唐·杜甫〈贈崔十三評事公輔〉詩:「騫騰坐可致,九萬起于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