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僭越失度。
⒉ 差錯(cuò);差失。
⒈ 僭越失度。
引《書(shū)·洪范》“人用側(cè)頗僻,民用僭忒” 孔 傳:“在位不敦平,則下民僭差。”
《史記·禮書(shū)》:“周 衰,禮廢樂(lè)壞,大小相踰, 管仲 之家,兼?zhèn)淙龤w。循法守正見(jiàn)侮于世,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。”
唐 元稹 《茅舍》詩(shī):“不使及僭差,粗得御寒夏。”
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如三德之不善,則臣僭而后兇,民亦僭差。”
⒉ 差錯(cuò);差失。
引章炳麟 《訄書(shū)·訂文》附錄《正名雜義》:“后王置文部之官,以同一文字,比合形名,勿使僭差,其道猶齊度量,一衡榘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