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虛妄淆亂。
⒉ 犯上作亂。
⒈ 虛妄淆亂。
引《書(shū)·呂刑》:“上下比罪,無(wú)僭亂辭,勿用不行。”
孔 傳:“無(wú)聽(tīng)僭亂之辭以自疑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囚有僭亂之虛辭者,無(wú)得聽(tīng)之,勿用此辭斷獄。”
⒉ 犯上作亂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楊震傳》:“時(shí) 袁術(shù) 僭亂, 操 託 彪 與 術(shù) 婚姻,誣以欲圖廢置,奏收下獄,劾以大逆。”
唐 陸龜蒙 《求志賦》:“溝公墓以淹廢逐,隳私城而防僭亂。”
宋 蘇軾 《代李琮論京東盜賊狀》:“自 天寶 以后, 河北 諸鎮(zhèn),相繼僭亂,雖 憲宗 英武,亦不能平。”
章太炎 《革命道德說(shuō)》:“昔 顧寧人 以 東胡 僭亂, 神州 陸沉,慨然於道德之亡,而箸之《日知録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