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融才高博洽,為世通儒,教養(yǎng)諸生,常有千數(shù)……居宇器服,多存侈飾。常坐高堂,施絳紗帳,前授生徒,后列女樂(lè),弟子以次相傳,鮮有入其室者。”后因以“絳帳”為師門、講席之敬稱。
⒈ 后因以“絳帳”為師門、講席之敬稱。
引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融 才高博洽,為世通儒,教養(yǎng)諸生,常有千數(shù)……居宇器服,多存侈飾。常坐高堂,施絳紗帳,前授生徒,后列女樂(lè),弟子以次相傳,鮮有入其室者。”
唐 李商隱 《過(guò)故崔兗海宅與崔明秀才話舊》詩(shī):“絳帳恩如昨, 烏衣 事莫尋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(shī)》之五六:“孔 壁微茫墜緒窮,笙歌絳帳啟宗風(fēng)。”
⒈ 講座或師長(zhǎng)的美稱。
引唐·盧綸〈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〉:「禮卑瞻絳帳,恩浹廁華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