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帝王出行,張帷幕為行宮,宮前樹旌旗為門,稱旌門。
⒉ 猶旌閭。
⒈ 古代帝王出行,張帷幕為行宮,宮前樹旌旗為門,稱旌門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掌舍》:“為帷宮,設旌門。”
賈公彥 疏:“食息之時,則張帷為宮,樹立旌旗以表門。”
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旌門洞立,延帷接枑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續錄·御營制度》:“行營,中建帳殿御幄,繚以黃漆木城,建旌門,覆以黃幕。”
⒉ 猶旌閭。
引唐 韓愈 《鄠人對》:“茍有合孝之道,又不當旌門,蓋生人之所宜為,曷足為異乎。”
清 惲敬 《姜太孺人墓志銘》:“本朝之制,命婦不得以節旌門,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禮明讓也。”
⒈ 古代帝王出巡,在所住的帳幕前樹立旗幟為門,稱為「旌門」。
引周禮·天官·掌舍:「為帷宮,設旌門。」
文選·顏延之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:「旌門洞立,延帷接枑。」
⒉ 舊時朝廷為忠孝節義的人樹立牌坊,或頒賜匾額,懸掛門上,以示表彰,稱為「旌門」。
引唐·韓愈〈鄠人對〉:「茍有合孝之道,又不當旌門,蓋生人之所宜為,曷足為異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