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辨明志向。
引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羣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?!?br />鄭玄 注:“辨志,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。”明 高攀龍 《三時記》:“余則以《大學》格致,即《中庸》明善,所以使學者辨志定業,絶利一源,分剖為己為人之介,精研義利是非之極?!?/span>
⒈ 辨別心志意趣的趨向。
引《禮記·學記》:「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。」漢·鄭玄·注:「辨志,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