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校讎;校對文字。
例讎校傳記。——《后漢書·和熹鄧皇后紀》
英proof read;
⒈ 亦作“讐?!?。???。
引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晝省王政,夜則誦讀,而患其謬誤,懼乖典章,乃博選諸儒 劉珍 等及博士、議郎、四府掾史五十餘人,詣 東觀 讎校傳記?!?br />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讎校篆籀,篇章畢覿。”
張載 注引《風俗通》:“案 劉向 《別録》:讎校,一人讀書,校其上下,得繆誤,為校。一人持本,一人讀書,若怨家相對?!?br />明 歸有光 《題<星槎勝覽>》:“凡書類是者,予皆不憚讐校,卷帙垢壞,必命童子重寫。”
梁啟超 《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》:“以至 太倉 顧氏、泰興 季氏 等,咸蓄善本,事讐校,自此校書、刻書之風盛於 江 左?!?/span>
⒈ 校對文字。
引《文選·左思·魏都賦》:「讎校篆籀,篇章畢覿。」
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「逮漢成留思,子政讎校?!?/span>
近校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