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參差不齊貌。
⒉ 斑駁陸離貌。
⒊ 險峻、高聳貌。
⒋ 指高峻的山嶺。
⒈ 參差不齊貌。
引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,放散畔岸驤以孱顏。”
顏師古 注:“孱顏,不齊也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次韻曾子翊赴舒州官見詒之詩》:“一水碧羅裁繚繞,萬峯蒼玉刻孱顏。”
清 錢謙益 《過清流關和尹員外》:“我來弔古 清流關,升關四望山孱顏。”
⒉ 斑駁陸離貌。
引宋 司馬光 《和張文裕初寒》之四:“晴空煙澹泊,返照雪孱顏。”
龐樹松 《檗子書來約游》詩:“南屏 依舊碧孱顏,先烈祠堂草棘間。”
⒊ 險峻、高聳貌。
引唐 李商隱 《荊山》詩:“壓河連華勢孱顏,鳥沒云歸一望間。”
明 高啟 《同謝國史游鐘山逢鐵冠先生》詩:“日日城中望 鐘山,孤塔縹緲峯孱顏。”
清 錢謙益 《畫士張季挽詞》:“俠骨千年埋傲兀,孤墳三尺起孱顏。”
清 顧炎武 《攝山》詩:“徵君舊宅此山中,山館孱顏往蹟空。”
⒋ 指高峻的山嶺。
引唐 李紳 《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》詩:“周王 止化惟 荊蠻,漢武 鑿遠通孱顏。”
宋 蘇軾 《峽山寺》詩:“天開清遠峽,地轉凝碧灣。我行無遲速,攝衣步孱顏。”
清 王策 《浣溪沙·玉山道中》詞:“野堠斜明遠樹間,幾家邨屋嵌孱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