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專供閱卷官看的紅色試卷,科舉鄉、會試后由譽錄生用紅筆抄成。
英examination paper written in red especially for the examiner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;
⒈ 明 清 科舉制度,鄉、會試卷考生用墨筆書寫叫墨卷;然后由專門謄錄的人用朱筆謄寫,不書姓名,只編號碼,使閱卷者不能辨認筆跡,叫做朱卷。發榜后朱卷發還考生,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。
引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鼠拖卷》:“嘉靖 庚子科,第八十三名舉人 顏芳,其硃卷已為房考抹擲案下矣。倐而又在案上,再擲去。已又復襍於所取卷中。”
《明史·選舉志二》:“考試者用墨,謂之墨卷,謄録者用硃,謂之硃卷。”
《清會典事例·禮部·解卷》:“順治 二年定,鄉試填榜拆號之日,將硃墨卷并黏。硃卷大書姓名,墨卷大書名數。”
⒉ 特指中式朱卷文章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老先生的硃卷,是晚生熟讀過的,后面兩大股文章,尤其精妙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從次日起,便去拜房師,拜座師,認前輩,會同年,會同門,公請老師,赴老師請,刻齒録,刻硃卷。”
⒈ 明、清鄉會考試,考生用墨筆書寫的試卷,稱為「墨卷」。為使閱卷官不能辨識筆跡,另由專人用朱筆謄錄的試卷,稱為「朱卷」。
引《明史·卷七〇·選舉志二》:「考試者用墨,謂之墨卷;謄錄者用朱,謂之朱卷。」
《續孽海花·第四六回》:「考官及監試等,列坐堂上從第六名起,查看朱卷上號數,提出墨卷來查對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