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煮野菜。
⒉ 古傳孔子弟子曾參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。見《孔子家語·七十二弟子解》及漢班固《白虎通·諫諍》。后人用以指代婦人的過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時多誤“藜”為“梨”。
⒈ 煮野菜。
引唐 王維 《積雨輞川莊作》詩:“積雨空林煙火遲,蒸藜炊黍餉東菑。”
⒉ 古傳 孔子 弟子 曾參 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。見《孔子家語·七十二弟子解》及 漢 班固 《白虎通·諫諍》。后人用以指代婦人的過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時多誤“藜”為“梨”。
引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義姤》:“妾方待歲,不止周星。弄管持觴,既免蒸梨之過;稱《詩》守《禮》,何來唾井之嫌。”
⒈ 蒸煮藜菜。
引唐·王維〈積雨輞川莊作〉詩:「積雨空林煙火遲,蒸藜炊黍餉東菑。」
⒉ 百姓、民眾。也作「烝黎」。
引《晉書·卷六·元帝紀》:「知蒸黎不可以無主,故不得已而臨之。」
《資治通鑒·卷二三一·唐紀四十七·德宗興元元年》:「勞問將士,撫慰蒸藜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