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珍珠與璧玉。喻指皎潔的光輝,光亮。比喻珍貴之物。
⒈ 珍珠與璧玉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沙礫無量,而珠璧甚尠;鷹隼屯飛,而鸞鳳罕出。”
錢鍾書 《管錐編·太平廣記·錢可通神》:“賄賂必以其道……否則叱爾嗟來,乞人不屑,珠璧而暗投焉,反致案劍相眄耳。”
⒉ 喻指皎潔的光輝,光亮。
引唐 李善 《上<文選注>表》:“伏惟陛下經(jīng)緯成德,文思垂風(fēng)。則大居尊,耀三辰之珠璧;希聲應(yīng)物,宣六代之云英。”
宋 陸游 《云門溪上獨(dú)步》詩:“泉響珮環(huán)鳴暗壑,月明珠璧散疏林。”
⒊ 比喻珍貴之物。
引宋 蘇軾 《近以月石硯屏獻(xiàn)范子功》詩:“故將屏硯送兩 范,要使珠璧棲窗櫺。”
明 胡侍 《真珠船·文選》:“漢 魏 六朝,文風(fēng)最盛,士率能言,其採擇所遺,亦多珠璧, 唐 以來,鮮能企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