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數(shù)不清;無數(shù)。
⒈ 數(shù)不清;無數(shù)。
引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思賢》:“近古以來,亡代有三,穢國不數(shù)。”
汪繼培 箋:“穢,當(dāng)作滅。”
彭鐸 校正:“不數(shù),即無數(shù)。”
宋 曾鞏 《<王平甫文集>序》:“各於其盛時(shí),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,率常不過三數(shù)人,其世之不數(shù),其人之難得如此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八八回:“揚(yáng)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,餛飩捆起,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,鐵棍皮鞭,諸刑咸備……打了個(gè)不數(shù)。”
⒉ 不亞于。
引明 汪道昆 《高唐夢》:“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,絶代無雙,不數(shù) 莊生 陳説。”
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畫船紀(jì)艷》:“噫嘻! 錢塘江 上畫船風(fēng)景,誠不數(shù) 珠海 燈痕、 秦淮 月色也。”
⒈ 不計(jì)其數(shù)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·第九七回》:「你凡百的快著搭救,再別似那一日倚兒不當(dāng)?shù)模兴騻€(gè)不數(shù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