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兵書(shū)《六韜》中有《豹韜》篇,后因以“豹略”指用兵的韜略。
⒈ 古代兵書(shū)《六韜》中有《豹韜》篇,后因以“豹略”指用兵的韜略。
引北周 庾信 《從駕觀講武》詩(shī):“豹略推全勝,龍圖揖所長(zhǎng)。”
后蜀 何光遠(yuǎn) 《鑒戒錄·判木夾》:“深明豹略,精究龍韜。”
宋 蔡戡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趙帥鎮(zhèn)成都》詞:“趁良時(shí),攄豹略,勇聲歡。”
清 錢謙益 《廣西道監(jiān)察御史游士任父讓先贈(zèng)文林郎加贈(zèng)廣西道監(jiān)察御史仍前階制》:“奮戈夷膚,出傳家豹略之書(shū)。”
⒈ 稱人善用兵。
引北周·庾信〈從駕觀講武〉詩(shī):「豹略推全勝,龍圖揖所長(zhǎng)。」
⒉ 統(tǒng)兵者的名號(hào)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卷二一二·藩鎮(zhèn)盧龍傳·朱滔傳》:「左右將軍曰虎牙、豹略;軍使曰鷹揚(yáng)、龍?bào)J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