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苞桑。叢生的桑根。語出《易·否》。《資治通鑒·隋文帝開皇十年》:“家無完堵,地罕包桑,恒為流寓之人,竟無鄉里之號。”胡三省注:“包桑多根,植桑至于根多,民安其居之驗。”
⒉ 比喻根基穩固。
⒊ 比喻不牢固;傾危。
⒈ 苞桑。叢生的桑根。語出《易·否》。
引《資治通鑒·隋文帝開皇十年》:“家無完堵,地罕包桑,恒為流寓之人,竟無鄉里之號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包桑多根,植桑至於根多,民安其居之驗。”
⒉ 比喻根基穩固。
引
⒊ 比喻不牢固;傾危。參見“苞桑”。
引唐 陸贄 《收河中后請罷兵狀》:“邦國之杌隉艱屯,綿綿聯聯,若包桑綴旒,幸而不殊者屢矣。”
明 楊慎 《丹鉛總錄·花木·包桑》:“包桑豈固結之物乎?蓋古人朽索、六馬、虎尾、春冰之類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