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沖撞,撞擊。
⒉ 猶冒犯。
⒈ 亦作“沖激”。沖動激蕩。
引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六回:“﹝ 周瑜 ﹞箭瘡未愈,因怒氣沖激,瘡口迸裂,昏絶于地。”
1. 沖撞,撞擊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靈帝紀下》:“故善治水者,引之使平,故無衝激之患。”
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淇水》:“水出山側,頽波漰注,衝激橫山。”
唐 元結 《小回中》詩:“水石相衝激,此中為小回。”
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二·張司封》:“按《四朝聞見録》云:杭州 江岸,率多薪土,潮水衝激,不過三載輒壞。”
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一二八章:“胸口被怒氣和慌亂沖激著,忍不住突突地跳了起來。”
⒉ 猶冒犯。
引《古今小說·楊謙之客舫遇俠僧》:“龐 某不知高低,夜來衝激老爹,被老爹拿了,煩望開恩,只饒恕這一遭!”
⒈ 沖動憤激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五六回》:「箭瘡未愈,因怒氣沖激,瘡口迸裂,昏絕于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