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雛鵝。
⒉ 指鵝黃酒。
⒊ 鵝黃色。
⒈ 雛鵝。
引唐 杜甫 《舟前小鵝兒》詩(shī):“鵝兒黃似酒,對(duì)酒愛鵝黃。”
宋 陸游 《八月九日晚賦》詩(shī):“從今覓醉其當(dāng)勉,酒似鵝兒破殼黃。”
宋 楊萬(wàn)里 《插秧歌》:“秧根未牢蒔未匝,照管鵝兒與雛鴨。”
⒉ 指鵝黃酒。
引宋 陸游 《立秋后四日雨》詩(shī):“杯泛鵝兒供小歠,碓舂云子喜新嘗。”
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再用約字》詞:“已被色香撩病思,儘鵝兒,酒美無(wú)多酌。”
⒊ 鵝黃色。
引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挫權(quán)》:“芳郊取次布韶華,柳絲搓得鵝兒乍。”
清 納蘭性德 《采桑子·詠春雨》詞:“嫩煙分染鵝兒柳,一樣風(fēng)絲,似整如欹,纔著春寒瘦不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