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晉書·王珣傳》:“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,既覺,語人云:'此當(dāng)有大手筆事。'俄而帝崩,哀冊謚議,皆珣所草。”后因以“椽筆”指大手筆,稱譽他人文筆出眾。
⒈ 后因以“椽筆”指大手筆,稱譽他人文筆出眾。
引《晉書·王珣傳》:“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,既覺,語人云:‘此當(dāng)有大手筆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冊諡議,皆 珣 所草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英宗皇帝挽辭》之一:“誰當(dāng)授椽筆,論德在瓊瑤。”
金 劉迎 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詩之一:“妙年椽筆賦《長楊》,一日聲名滿四方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羅剎海市》:“先生文學(xué)士,必能衙官 屈 宋。欲煩椽筆賦‘海市’,幸無吝珠玉。”
葉楚傖 《和倉海秋懷》之七:“儘有金甌毀一角,可堪椽筆掃三軍。”
⒈ 晉代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筆,便認(rèn)為將有大手筆的事發(fā)生。不久果然皇帝駕崩,因為王珣文筆極佳,所有的哀冊謚議,皆由王珣草擬。見《晉書·卷六五·王導(dǎo)傳》。后用以稱贊人文筆出眾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四·羅剎海市》:「先生文學(xué)士,必能衙官屈、宋。欲煩椽筆賦『海市』,幸無吝珠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