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穴位名。在目下七分目胞陷中,上承瞳子之處。見(jiàn)晉皇甫謐《針灸甲乙經(jīng)》卷三。
⒉ 馬目下的旋毛。
⒈ 穴位名。在目下七分目胞陷中,上承瞳子之處。見(jiàn) 晉 皇甫謐 《針灸甲乙經(jīng)》卷三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養(yǎng)牛馬驢騾》:“﹝馬﹞目欲長(zhǎng)大,旋毛在目下,名曰‘承泣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