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四方諸侯之國(guó);四鄰之國(guó)。
⒉ 泛指天下,國(guó)家。
⒊ 指四方州郡。
⒈ 四方諸侯之國(guó);四鄰之國(guó)。
引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“厥德不回,以受方國(guó)。”
鄭玄 箋:“方國(guó),四方來附者。”
《宋書·蠻夷傳·師子國(guó)》:“四海之外,無往不伏,方國(guó)諸王,莫不遣信奉獻(xiàn),以表歸德之誠。”
⒉ 泛指天下,國(guó)家。
引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五》:“惟皇天祐命烈祖,誕受方國(guó)。”
⒊ 指四方州郡。 《后漢書·胡廣傳》:“臣等竊以為 廣 在尚書,劬勞日久,后母年老,既蒙簡(jiǎn)照,宜試職千里,匡寧方國(guó)。 陳留 近郡。今太守任缺。
引廣 才略深茂,堪能撥煩,愿以參選。”
宋 蘇軾 《賜新除翰林學(xué)士許將赴闕詔》:“出殿方國(guó),則脩儒術(shù)以飾吏事;入備顧問,則酌民言以廣上聽。”
⒈ 四方諸侯之國(guó)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大明》:「厥德不回,以受方國(guó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