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粉黛脂澤,均為化妝用品。引申為裝飾。
⒉ 修飾,潤色。
⒊ 特指文詞上刻意雕飾。
⒋ 掩飾。
⒈ 粉黛脂澤,均為化妝用品。引申為裝飾。
引唐 上官儀 《勸封禪表》:“發(fā)神化之丹青,敷禮義之粉澤。”
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一引《太公六韜》:“禮者,天理之粉澤。”
金 元好問 《己亥十一月十三日雪晴夜半讀書山東龕看月》詩:“青女 有功加粉澤, 素娥 無意惜娉婷。”
姚華 《曲海一勺·原樂》:“玉帛鐘鼓,不惟其器,豈必絢爛多儀,炫其粉澤,喧闐眾響,藉為玄黃?”
⒉ 修飾,潤色。
引《新唐書·員半千傳》:“半千 不顓任吏,常以文雅粉澤,故所至禮化大行。”
明 歸有光 《河南策問對》:“善用人之長,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,粉澤典章,成一王法。”
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程源》:“孔子 曰:‘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’吾思起草茅巖穴,以粉澤太平。”
⒊ 特指文詞上刻意雕飾。
引唐 柳宗元 《報崔黯秀才書》:“今世貴辭而矜書,粉澤以為工,遒密以為能,不亦外乎!”
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三九:“歐公 東坡 亦皆於經(jīng)術(shù)本領(lǐng)上用功,今人只是於枝葉上粉澤爾。”
⒋ 掩飾。
引《新唐書·盧從史傳》:“既得志,寖恣不道,至奪部將妻,而能辯給粉澤其非。”
⒈ 一種化妝品。引申為妝飾、修飾。
引唐·上官儀〈勸封禪表〉:「敷禮義之粉澤,既而睿德潛通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