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載:春秋時,吳王壽夢少子季札封于延陵,號延陵季子。他出使路過徐國,徐國國君很愛他的劍。季札已心許,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。等到回來時,徐君已死,季札就把劍掛在徐君墓上,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。后以“掛劍”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。亦以諱稱朋友逝世。
⒈ 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載:春秋 時, 吳王 壽夢 少子 季札 封于 延陵,號 延陵季子。他出使路過 徐國,徐國 國君很愛他的劍。 季札 已心許,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。等到回來時, 徐 君已死, 季札 就把劍掛在 徐 君墓上,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。后以“掛劍”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。亦以諱稱朋友逝世。
引唐 王維 《哭祖六自虛》詩:“不期先掛劍,長恐后著鞭。”
明 張煌言 《祭定西侯張侯服文》:“徒深掛劍之懷,每阻炙雞之愿。”
蘇曼殊 《答蕭公書》:“今托 穆弟 奉去《飲馬荒城圖》一幅,敬乞足下為焚化於 趙公 伯先 墓前,蓋同客 秣陵 時許 趙公 者,亦昔人掛劍之意。”
⒈ 表示對亡友的追懷及信義。參見「季札掛劍」條。
引唐·方干〈哭江西處士陳陶〉詩:「雖云掛劍來墳上,亦恐藏書在壁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