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斬割;芟除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昔我先君 桓公 與商人皆出自 周,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,斬之蓬、蒿、藜、藋,而共處之。”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今前王譬若農(nóng)夫之艾殺四方蓬蒿,以立名于 荊蠻,斯亦大夫之力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靈帝建寧二年》:“夫蠻夷戎狄,氣類雖殊,其就利避害,樂(lè)生惡死,亦與人同耳……若乃視之如草木禽獸,不分臧否,不辨去來(lái),悉艾殺之,豈作民父母之意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