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安居本土。
⒉ 使地方安定。
⒊ 安樂的地方。
⒈ 安居本土。
引《禮記·哀公問》:“不能安土,不能樂天?!?br />鄭玄 注:“不能安土,動移失業(yè)也?!?br />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“百姓安土,歲數(shù)豐穰。”
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矧匹夫之安土,邈投身於 鎬京。猶犬馬之戀主,竊託慕於闕庭?!?/span>
⒉ 使地方安定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安土息民,以待其敝,收弱扶罷,以令大國之君,不患不得意於海內(nèi)?!?/span>
⒊ 安樂的地方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違危邦而窘驚,訪安土而移即?!?br />明 李寅 《恒雨嘆》詩:“橫索官符歲歲來,東南未可稱安土。”
⒈ 安居本地。
引《漢書·卷二四·食貨志上》:「用吏多選賢良,百姓安土,歲數(shù)豐穰?!?/span>
⒉ 隨遇而安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系辭上》:「安土敦乎仁,故能愛?!?/span>